通知公告
宁波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来源:市财政局来源:宁波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09-11-13 15:41 阅读次数:

字体:[ ] 视力保护色:

为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单位积极申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现公开、公正、公平、科学选项,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及《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精神,现将宁波市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事宜公告如下:    

一、  指导思想

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    扶持范围和重点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范围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粮油、果蔬、畜禽、水产品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项目安排限于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江北区、鄞州区、慈溪市、余姚市、北仑区、镇海区、奉化市、宁海县、象山县)。

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重点产业包括:优质水稻、名优经济林、蔬菜、茶叶、名优花卉、畜禽、淡水水产及特色农产品;控制的产业和项目包括:中成药加工、酿酒工业、木材深加工、纺织化工工业、捕捞业,深海养殖项目及位于产业末端的项目,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不予立项扶持的玉米深加工项目,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和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公约附录的加工、流通项目,对生态环境有严重影响的加工、流通项目。不予扶持的项目包括:原料主要来源自营基地、不能有效带动农民增收的项目,国家政策明令禁止的项目。

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鼓励的项目包括:龙头企业组织带动农民建设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种养基地项目;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的项目;与已形成当地垄断雏形产业的有序竞争的项目;集约化畜禽养殖及其污染防治项目。

 

三、扶持对象

扶持国家级和省级和宁波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含宁波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审定的龙头企业),同时,适当扶持正在成长上升、确能带动农民致富、较小规模的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四、立项条件

(一)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1.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和法律法规;

--辐射带动能力强,项目直接带动农户300户以上;

--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明显,竞争能力强;

--规范生产,品质优良,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

--产加销各环节联系紧密,产品80%以上有销售合同;

--项目用地手续合法、符合规划、合理节约;

--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投资估算合理,自筹资金来源有保障,筹资方案可行。

2.农产品加工、流通设施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和法律法规;

--辐射带动能力强,与农民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带动农户500户以上,加工项目向农户采购的原料占所需原料的70%以上,流通设施项目涉及的农产品,80%以上来自当地农户

--资源优势突出,原材料供应有保障,有利于培育当地优势主导产业;

--开发产品科技含量高,达到相关标准,竞争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大,销售方案切实可行

--技术方案先进可行,技术依托可靠,工艺路线合理;

--设备方案先进,与技术方案、工艺路线匹配;

--项目用地手续齐备、符合规划、合理节约;

--低耗节能,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投资估算合理,自筹资金来源有保障,筹资方案可行;

--预期效益好,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二)项目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龙头企业

--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经营期两年以上;

­--经营业绩良好,连续两年盈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有较强的自筹资金能力。2008年固定资产净值500万元以上,净资产300万元以上、且不低于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的3倍;

--近两年资产负债率低于65%,银行信用等级A级以上(含A级,未向银行贷款的除外);

--财务规范、管理严格,资产优良,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

--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能保证项目按计划建成和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

--与农民以多种形式,形成联结紧密、科学合理的利益共同体。

2.农民专业合作社

--2007年底前登记注册,并于2009年底前转为在工商部门依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社员以货币出资、非货币出资等形式入股,成为经济实体;

--2008、2009年至少1年不亏损,净资产不低于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

--产权明晰,运行机制合理,章程规范,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独立核算,盈余返还;

--以产品和服务为纽带,农民自发组织;

--农民社员80户以上且至少占社员总数的90%。

(三)项目单位法人代表应具备的条件

1.法人代表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和诚信记录;

2.法人代表的知识结构、能力等满足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五、扶持方式

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采取财政补助和贷款贴息两种扶持方式:

(一)财政补助方式

1.投资规模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确定,其中,重点项目的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不高于200万元、不低于100万元(含),一般项目的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不高于100万元、不低于5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低于30万元)。

2.申报的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补助资金总额不高于项目建设总投资的30%,自筹资金不低于70%。

3.财政补助扶持方式主要适用于示范带动作用强、以产品为纽带、在工商部门注册、有一定联结农户和生产基地规模、组织结构健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强、开展技术改造创新、产品结构升级、污染物治理等成长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在同等条件下,对合作社申报的项目优先予以扶持。  

4.财政补助资金使用范围

(1)种植基地项目: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基地所需的灌排设施、土地平整、农用道路、输变电设备及温室大棚,品种改良、种苗繁育设施,质量检测设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等。

(2)养殖基地项目:基础设施,疫病防疫设施,废弃物处理及隔离环保设施,质量检测设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等。

(3)农产品加工项目:生产车间、加工设备及配套的供水、供电、道路设施,质量检验设施,废弃物处理等环保设施,卫生防疫及动植物检疫设施,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对农户进行培训等。

(4)流通设施项目:农副产品市场信息平台设施,交易场所、仓储、保鲜冷藏设施,产品质量检测设施,卫生防疫与动植物检疫设施,废弃物配套处理设施等

原则上按不超过财政补助资金的3%用于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环境评估费等项目前期费用。

(二)贷款贴息方式    

1.贷款贴息扶持对象重点为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加工龙头企业。

2.2010年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原则上60%用于固定资产贷款贴息,40%用于粮棉油糖肉等大宗农产品加工流动资金贷款贴息。

3.2010年固定资产贷款贴息范围为  2008年    1月    1日以后立项,在2009会计年度发生并支付的利息;中央财政原则上对落实单笔固定资产贷款500万元以上、6000万元以下的部分予以贴息;固定资产贷款贴息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4.2010年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范围为2009年    1月    1日至2009年    12月    31日期间发生并支付的利息;中央财政原则上对落实单笔流动资金贷款100万元以上、且累计达到500万元以上、6000万元以下的部分予以贴息;贷款笔数不超过10笔;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期限为实际09年发生利息月数(不足3个月的不贴),最长不超过1年。

5.对于同时申请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的项目,中央财政贴息的贷款额度上限合计为6000万元。

6.贴息率按国家下达指标和项目对贴息资金的需求确定,固定资产贴息率为不超过5.4%,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率为不超过4.8%。  

同一项目单位只能申报一种扶持方式。

六、申报程序及相关要求

(一)申请贷款贴息的项目单位须于2009年    12月    15日之前向所在地农发办事机构申报项目,申请财政补助的项目单位须于2009年12月底之前向当地农发办事机构申报项目;越级申报、逾期申报,概不受理。

(二)项目单位向所在地农发办事机构申报财政补助项目,应提供以下材料:财政补助项目申请单位基本情况表、由乙级(含)以上相应资质单位编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含电子版),由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近两年企业财务审计报告,银行信用等级证明,土地使用批准文件,环保部门审批意见等(含电子扫描件);项目单位申报贷款贴息项目,应提供以下材料: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申请表、贷款贴息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表、项目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项目单位银行贷款合同、贷款到位凭证、贷款还贷凭证、贷款银行出具的利息结算清单复印件、银行贷款项目评估报告或调查报告、项目单位龙头企业级别认定材料、经过中介审计的2008年度项目单位审计报告、贷款银行对项目固定资产贷款的批复文件复印件、项目单位获得的银行信用等级评定证书及授信证明等。

(三)产业化经营项目优先扶持近三年未得到农发资金扶持的项目单位,对同一项目单位上一年度已得到农发资金扶持、拟在2010年申请连续扶持的,在申报材料中,须详细说明项目单位现状、实施项目能力、上一年项目与拟申报项目的关系等;同一项目上一年度已得到农发资金扶持、拟在2010年申请连续扶持的,在申报材料中,须全面总结上期项目建设、运行、效益情况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分析上期项目与拟申报项目的关系等。同一项目单位或同一项目,需同时说明2009年和2010年申请农发资金之外的财政专项资金的情况。

(四)项目单位和地方各级农发办事机构要确保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全面、可靠,确保财政补助项目评审和贷款贴息项目审核的客观、公正、规范;如发现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等,按《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违规违纪行为处理暂行办法》(财发[2005]68号)等规定严肃处理。

(五)根据国家给予的指标规模,按照择优选项的要求,对合作社申报产业化经营补助项目的不限申报个数,对龙头企业申报产业化经营补助项目的原则上每个县(市)、区限报3个;对申报固定资产贷款贴息的项目不限申报个数,对申报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的项目原则上每个县(市)、区限报5个。

(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提纲等有关资料,请向当地农发办事机构索取。申报程序等不明事项,可向县级农发办事机构咨询。

                                                 2009年11月13日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