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要
编号:【新世纪跟踪(2017)101075】
本次 | 前次/首次 | |||
债项级别 | 评级时间 | 债项级别 | 评级时间 | |
2015年宁波市地方政府债券 | AAA | 2017年12月 | AAA | 2016年11月 |
2016年宁波市地方政府债券 | AAA | 2017年12月 | AAA | 2016年5月 |
主要数据及指标
项 目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发行人经济财政数据: | |||
地区生产总值[百亿元] | 76.10 | 80.04 | 85.4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百亿元] | 25.40 | 25.75 | 27.99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百亿元] | 29.92 | 33.50 | 36.67 |
固定资产投资[百亿元] | 39.90 | 45.07 | 49.61 |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百亿元] | 13.28 | 12.29 | 12.70 |
自营进出口总额[百亿美元] | 10.47 | 10.05 | 9.49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 9.84 | 10.24 | 10.88 |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 4.42 | 4.79 | 5.16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 860.61 | 1006.41 | 1114.54 |
其中: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 74.63 | 99.86 | 118.20 |
税收比率[%] | 92.46 | 84.28 | 82.92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亿元] | 676.56 | 301.41 | 774.66 |
其中:市级基金预算收入[亿元] | 234.83 | 56.71 | 329.02 |
发行人政府性债务数据: | 2014年末 | 2015年末 | 2016年末 |
政府性债务余额[亿元] | 3469.0 | 2632.9 | 2110.3 |
其中:市级政府性债务余额[亿元] | 1001.1 | 871.0 | 725.7 |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亿元] | 1740.0 | 1504.6 | 1395.7 |
其中:市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亿元] | 701.0 | 638.2 | 544.1 |
注:根据《宁波统计年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宁波市财政局提供的数据整理、计算。
跟踪评级观点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新世纪评级”或“本评级机构”)对2015年及2016年宁波市地方政府债券的跟踪评级反映了2016年以来宁波市在经济、财政、债务及政府治理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宁波市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地处长江经济带与大陆东部海岸线交汇处,腹地广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重要枢纽作用。
●跟踪期内,宁波市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进一步深入,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全市消费动力持续,但投资有所放缓,进出口情况同比改善,经济总体呈现新常态下的重质、平稳增长态势。
●跟踪期内,宁波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增长,税收比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增长。
●跟踪期内,宁波市严控政府债务规模,债务规模进一步减小。
●跟踪期内,宁波市政府不断推进简政放权,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持续提高;政务信息公开渠道丰富,信息透明度较高;市内金融机构覆盖面不断扩大,金融服务水平逐步提升,金融生态环境风险可控。
●本次跟踪所涉债券偿付资金安排纳入宁波市各级财政预算,偿债保障程度高。
分析师
张雪宜 常雅靓 刘明球 郭燕
上海市汉口路398号华盛大厦14F
Tel:(021)63501349 63504376
Fax:(021)63500872
E-mail:mail@shxsj.com
http://www.shxsj.com
评级机构: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声 明
本评级机构对宁波市地方政府债券的跟踪评级作如下声明:
本次债券跟踪评级的评级结论是本评级机构以及评级分析员在履行尽职调查基础上,根据本评级机构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标准和程序做出的独立判断。
本评级机构及本次地方政府债券跟踪评级分析员与债务人之间不存在除本次跟踪评级事项委托关系以外的任何影响评级行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关联关系,并在信用评级过程中恪守诚信原则,保证出具的跟踪评级报告客观、公正、准确、及时。
本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和其后的跟踪评级均依据地方政府所提供的资料,地方政府对其提供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
鉴于信用评级的及时性,本评级机构将对地方政府债券进行跟踪评级。在信用等级有效期限内,地方政府在财政、地方经济外部经营环境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向本评级机构提供相关资料,本评级机构将按照相关评级业务规范,进行后续跟踪评级,并保留变更及公告信用等级的权利。
本评级报告所涉及的有关内容及数字分析均属敏感性商业资料,其版权归本评级机构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复制、转载、散发、出售或以任何方式外传。
2015年及2016年宁波市地方政府债券跟踪评级报告
根据2015年及2016年宁波市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的跟踪评级安排,本评级机构根据宁波市政府提供的2016年财政报表及相关经济数据,对宁波市政府的财政状况、经济状况、债务及相关风险进行了动态信息收集和分析,并结合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因素,得出跟踪评级结论。
一、债券发行情况
宁波市政府于2015年公开发行了规模合计298.30亿元政府债券,其中一般债券198.00亿元,专项债券100.30亿元。其中,新增债券27.00亿元,置换债券271.30亿元;2016年,宁波市政府公开发行合计213.50亿元政府债券,其中一般债券176.30亿元,专项债券37.20亿元。其中,置换债券181.50亿元,新增债券32.00亿元。
图表 1. 2015年及2016年宁波市政府债券公开发行情况
批次 | 债券简称 | 发行金额 | 起息日期 | 发行期限 | 票面利率 |
(银行间) | (亿元) | (%) | |||
2015年一般债券第一批 | 15宁波债01 | 29.20 | 2015/07/13 | 3年 | 2.84 |
15宁波债02 | 44.10 | 2015/07/13 | 5年 | 3.13 | |
15宁波债03 | 29.90 | 2015/07/13 | 7年 | 3.46 | |
15宁波债04 | 43.80 | 2015/07/13 | 10年 | 3.47 | |
2015年一般债券第二批 | 15宁波债25 | 10.20 | 2015/11/11 | 3年 | 2.87 |
15宁波债26 | 15.30 | 2015/11/11 | 5年 | 3.08 | |
15宁波债27 | 10.20 | 2015/11/11 | 7年 | 3.24 | |
15宁波债28 | 15.30 | 2015/11/11 | 10年 | 3.33 | |
小计 | — | 198.00 | — | — | — |
2015年专项债券第一批 | 15宁波债05 | 14.20 | 2015/07/13 | 3年 | 2.84 |
15宁波债06 | 15.00 | 2015/07/13 | 5年 | 3.13 | |
15宁波债07 | 12.20 | 2015/07/13 | 7年 | 3.46 | |
15宁波债08 | 16.90 | 2015/07/13 | 10年 | 3.47 | |
2015年专项债券第二批 | 15宁波债29 | 8.40 | 2015/11/11 | 3年 | 2.78 |
15宁波债30 | 12.60 | 2015/11/11 | 5年 | 3.08 | |
15宁波债31 | 8.40 | 2015/11/11 | 7年 | 3.24 | |
15宁波债32 | 12.60 | 2015/11/11 | 10年 | 3.33 | |
小计 | — | 100.30 | — | — | — |
2015年合计 | — | 298.30 | — | — | — |
2016年一般债券第一批 | 16宁波债01 | 18.10 | 2016/05/16 | 3年 | 2.61 |
16宁波债02 | 26.20 | 2016/05/16 | 5年 | 2.78 | |
16宁波债03 | 19.20 | 2016/05/16 | 7年 | 3.02 | |
16宁波债04 | 26.20 | 2016/05/16 | 10年 | 3.09 | |
2016年一般债券第二批 | 16宁波债09 | 17.40 | 2016/09/14 | 3年 | 2.43 |
16宁波债10 | 25.90 | 2016/09/14 | 5年 | 2.59 | |
16宁波债11 | 17.40 | 2016/09/14 | 7年 | 2.83 | |
16宁波债12 | 25.90 | 2016/09/14 | 10年 | 2.82 | |
小计 | — | 176.30 | — | — | — |
2016年专项债券第一批 | 16宁波债05 | 5.30 | 2016/05/16 | 3年 | 2.56 |
16宁波债06 | 7.60 | 2016/05/16 | 5年 | 2.7 | |
16宁波债07 | 4.20 | 2016/05/16 | 7年 | 2.91 | |
16宁波债08 | 7.60 | 2016/05/16 | 10年 | 2.95 | |
2016年专项债券第二批 | 16宁波债13 | 2.50 | 2016/09/14 | 3年 | 2.43 |
16宁波债14 | 3.80 | 2016/09/14 | 5年 | 2.57 | |
16宁波债15 | 2.40 | 2016/09/14 | 7年 | 2.79 | |
16宁波债16 | 3.80 | 2016/09/14 | 10年 | 2.78 | |
小计 | — | 37.20 | — | — | — |
2016年合计 | — | 213.50 | — | — | — |
资料来源:Wind资讯
此外,2015年宁波市政府采用定向承销方式发行了政府债券254.70亿元,全部为置换债券,其中2015年一般债券155.66亿元,专项债券99.04亿元;2016年以定向承销方式发行了政府债券268.82亿元1,全部为置换债券,其中一般债券135.80亿元,专项债券133.01亿元。
图表 2. 2015年宁波市政府债券定向发行情况
分期 | 债券简称 | 发行金额 (亿元) | 起息日期 | 发行期限 | 票面利率(%) |
2015年定向置换一般债券 | 15宁波债09 | 23.50 | 2015/07/18 | 3年 | 3.26 |
15宁波债10 | 37.48 | 2015/07/18 | 5年 | 3.61 | |
15宁波债11 | 26.94 | 2015/07/18 | 7年 | 4.00 | |
15宁波债12 | 37.31 | 2015/07/18 | 10年 | 4.03 | |
15宁波债17 | 6.13 | 2015/11/11 | 3年 | 3.17 | |
15宁波债18 | 9.11 | 2015/11/11 | 5年 | 3.39 | |
15宁波债19 | 6.09 | 2015/11/11 | 7年 | 3.57 | |
15宁波债20 | 9.10 | 2015/11/11 | 10年 | 3.57 | |
小计 | — | 155.66 | — | — | — |
2015年定向置换专项债券 | 15宁波债13 | 13.83 | 2015/07/18 | 3年 | 3.26 |
15宁波债14 | 24.46 | 2015/07/18 | 5年 | 3.61 | |
15宁波债15 | 14.83 | 2015/07/18 | 7年 | 4.00 | |
15宁波债16 | 23.10 | 2015/07/18 | 10年 | 4.03 | |
15宁波债21 | 4.58 | 2015/11/11 | 3年 | 3.17 | |
15宁波债22 | 6.84 | 2015/11/11 | 5年 | 3.39 | |
15宁波债23 | 4.57 | 2015/11/11 | 7年 | 3.57 | |
15宁波债24 | 6.84 | 2015/11/11 | 10年 | 3.57 | |
小计 | — | 99.04 | — | — | — |
2015年合计 | — | 254.70 | — | — | — |
2016年定向置换一般债券 | 16宁波定向01 | 17.04 | 2016/05/17 | 3年 | 2.95 |
16宁波定向02 | 25.52 | 2016/05/17 | 5年 | 3.11 | |
16宁波定向03 | 17.14 | 2016/05/17 | 7年 | 3.35 | |
16宁波定向04 | 25.54 | 2016/05/17 | 10年 | 3.33 | |
16宁波定向09 | 9.95 | 2016/09/14 | 3年 | 2.79 | |
16宁波定向10 | 15.08 | 2016/09/14 | 5年 | 2.96 | |
16宁波定向11 | 10.42 | 2016/09/14 | 7年 | 3.21 | |
16宁波定向12 | 15.12 | 2016/09/14 | 10年 | 3.18 | |
小计 | — | 135.80 | — | — | — |
2016年定向置换专项债券 | 16宁波定向05 | 20.56 | 2016/05/17 | 3年 | 2.95 |
16宁波定向06 | 30.59 | 2016/05/17 | 5年 | 3.11 | |
16宁波定向07 | 21.04 | 2016/05/17 | 7年 | 3.35 | |
16宁波定向08 | 29.76 | 2016/05/17 | 10年 | 3.33 | |
16宁波定向13 | 6.17 | 2016/09/14 | 3年 | 2.79 | |
16宁波定向14 | 9.37 | 2016/09/14 | 5年 | 2.96 | |
16宁波定向15 | 6.15 | 2016/09/14 | 7年 | 3.21 | |
16宁波定向16 | 9.38 | 2016/09/14 | 10年 | 3.18 | |
小计 | — | 133.01 | — | — | — |
2016年合计 | — | 268.82 | — | — | — |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二、财政管理体制
新《预算法》的颁布和实施赋予了地方政府适度的举债权限,明确了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债的唯一性,确立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法律地位。为执行财政部的财政管理制度,宁波市政府适时出台了相关办法和通知,建立了与中央政府及浙江省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逐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我国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系决定了中央对地方财政具有较强的管控能力,为地方财政的收支平衡提供了基础的制度保障。2014年8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修订(以下简称“新《预算法》”)。新《预算法》赋予了地方政府适度的举债权限,明确了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债的唯一性;并将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全面纳入预算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助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中央政府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控的开始,国务院和财政部又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和《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财预〔2014〕351号)等重要文件,对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控提出了具体性、规范性要求,为降低政府融资成本、加强政府信用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
2016年以来,关于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发行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国务院和财政部分别颁布了相应的办法文件,规范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行为,也为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顺利发行奠定基础(见图表2)。
图表 3. 跟踪期内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相关主要文件
发布时间 | 名称 | 文号 | 主要内容 |
2016.01.25 | 关于做好2016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 | 财库〔2016〕22号 | 进一步优化地方债发行工作流程,完善地方债发行管理相关制度。 |
2016.10.27 | 关于印发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 | 国办函〔2016〕88号 | 督促各地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理工作机制,防范和化解地区财政金融风险。 |
2017.02.20 | 关于做好2017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 | 财库〔2017〕59号 | 对地方债发行进一步规范管理,包括继续实行限额管理,均衡发行节奏,鼓励建立地方债续发行机制,规范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善二级市场流动性,加强债券资金管理等方面。 |
2016.11.09 | 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预算管理办法 | 财预〔2016〕154号 | 包括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外债转贷、清理甄别认定的截至2014年12月31日非地方政府债券形式的存量一般债务在内的地方政府一般债务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非债券形式一般债务应当在国务院规定的期限内置换成一般债券。 |
2016.11.09 | 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预算管理办法 | 财预〔2016〕155号 | 包括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清理甄别认定的截至2014年12月31日非地方政府债券形式的存量专项债务在内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非债券形式专项债务应当在国务院规定的期限内置换成专项债券。 |
2017.5.16 | 关于印发《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 财预〔2017〕62号 | 为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规范土地储备融资行为,建立土地储备专项债券与项目资产、收益对应的制度,促进土地储备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
2017.6.26 | 关于印发《地方政府收费公路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 财预〔2017〕97号 | 为逐步建立专项债券与项目资产、收益对应的制度,有效防范专项债务风险,2017年在政府收费公路领域开展试点,发行收费公路专项债券,规范政府收费公路融资行为。 |
资料来源:国务院和财政部网站
新《预算法》和国务院、财政部相关意见和管理办法的颁布,有利于促进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的透明化、规范化,有利于地方政府建立与本地经济、财政发展相适应的债务规模控制制度,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财政、金融的协调发展。
2014年新《预算法》颁布以来,宁波市严格按照新《预算法》精神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先后制定了《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地税局关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甬政办发[2014]20号)、《宁波市市级部门预算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甬政办发[2014]64号)、《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甬政发[2014]77号、《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编制2016年财政预算的通知》(甬政办发[2015]240号)等制度和管理办法。这些制度和管理办法有效地执行了我国的财政管理制度,能够促进当地经济、财政、金融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形成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偿还保障机制。
三、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及宁波市经济增长和发展
2017年以来,全球经济持续回暖,主要经济体已经开始或即将收紧金融危机以来的货币政策。2017年以来的热点地缘政治风险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不确定性冲击仍将延续。我国经济在进出口增加、消费稳定增长的带动下,整体表现出稳中向好态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金融系统防风险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持续升级、内需不断扩大、区域协调发展,预期未来我国经济将有望长期保持中高速稳定增长态势。
跟踪期内,宁波市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进一步深入,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全市消费动力持续,但投资有所放缓,进出口情况同比改善,经济总体呈现新常态下的重质、平稳增长态势。
(一) 宏观经济分析
2017年以来,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各经济体表现不一,主要经济体开始或即将收紧金融危机以来的货币政策。同时,全球热点地缘政治仍是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冲击因素。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持续回暖,美联储加息及缩表的正式启动标志着美国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再次收紧;特朗普税改框架的后续影响和进展仍有待观察;欧盟经济复苏势头持续增强、德国经济表现强劲,欧洲大选整体呈良好发展态势;日本经济正逐步恢复、通胀水平仍较低。在新兴经济体中,印度经济仍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增速下滑,巴西经济在连续降息刺激下朝复苏迈进;俄罗斯经济复苏势头趋稳,受美经济制裁的影响有限;南非经济受政治不确定性的拖累,增速仍处低位。
在2017年以来全球经济回暖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的进出口表现强劲,国内消费稳定增长、物价水平呈温和上涨、就业规模扩大,整体表现出稳中向好态势。2017年以来,我国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为消费增长提供支撑;投资增速有所波动,但投资结构持续改善,投资补短板、增后劲力度加大;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增加。在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下,传统强周期性、产能过剩行业利润保持改善状态,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高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房地产调控“因城施策”,供需两侧同时推进,抑泡沫和去库存并行,调控效果明显,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自贸区建设、雄安新区建设等持续推进,全国各区域协同发展的效应逐步显现。
2017年以来,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财政收支形势趋好,政府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在2017年全年财政赤字率维持3%的预算安排下,财政支出持续向民生领域倾斜,积极财政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对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发挥重要作用。财政部持续推动各省和计划单列市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创新,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日益规范化和透明化,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2017年以来,我国央行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调整和风险防范营造了稳定的货币政策环境。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持续创新,在保持总体货币政策取向不变情况下,针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充分发挥结构性引导作用,有助于信贷结构优化,有利于促进金融资源向普惠金融倾斜。随着汇率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中间价“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的市场化定价机制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单边走势明显改观,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波动明显增强。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下,“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深入推进,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明显提升,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提升。在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后,正式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人民币资产的国际配置需求不断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继续增强。随着“债券通”中“北向通”正式上线,我国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从中长期看,我国的经济金融工作将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展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随着央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不断完善及金融体系去杠杆持续推进,金融部门资金空转的现象明显改善,金融“脱实入虚”的状况有所缓解。以国企去杠杆为重中之重的经济去杠杆有序推进,实体经济杠杆率增速下降。我国宏观经济的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以及债市信用风险状况好转可为去杠杆提供良好的经济、货币和信用环境。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内需扩大、区域协调发展的逐步深化,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有望长期向好和保持中高速稳定增长趋势。同时,在国际经济、金融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依然会伴随着区域结构性风险、产业结构性风险、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结构性摩擦风险以及国际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性风险。
(二) 宁波市经济发展情况
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枢纽,宁波依托国际强港的发展定位,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宁波市立足于本地经济特色,并对接国家战略,持续推进具有宁波特色的产业转型发展。全市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同步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中小微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的成长,以进一步发挥海洋经济、开放型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优势,全市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下的平稳、重质发展态势。2016年,宁波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41.11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高于全国水平0.4个百分点,仍处于相对平稳的增速区间;人均GDP为10.88万元,为全国水平的2.02倍,为全省水平的1.30倍。2017年前三季度,宁波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75.20亿元,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
在宁波市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相对主导地位,全市支柱产业包括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工电器等。2016年,宁波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4.6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39.6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96.9亿元,增长8.1%。其中,第二产业增速较2015年提升1.7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增速较2015年下降4.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3.6:49.0:47.4调整为3.6:49.6:46.8。虽然第三产业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2016年宁波市一、二、三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47.0%和52.0%。
在工业方面,2016年宁波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766.6亿元,同比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2799.1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汽车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和石油加工业等10个行业增加值在100亿元以上。宁波市工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484.5亿元、1153.7亿元和1319.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1、1.8和3.8个百分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0.6%、9.5%、7.9%和7.5%,增速均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服务业方面,宁波市通过行业准入、土地供应、资金支持等政策重点推动金融、物流、商贸、旅游、科技信息、文化创意等产业,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大宗商品贸易、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2016年宁波市营利性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合计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6.5%,但港口物流增长仍显乏力,当年宁波港域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2.7%。总体全市第三产业增速快于第二产业,但2016年有所弱化。
投资方面,跟踪期内,宁波市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仍属平稳区间。2016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61.39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较2015年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工业和房地产三个领域的投资占比分别为32.9%、29.6%和25.6%。从投资结构看,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工业投资新的增长点,石化等工业投资比重下降,民生事业投资高速增长,2016年宁波市科教卫体文广领域投资同比增幅超过30%。从投资区域看,慈溪、鄞州、北仑、余姚等四个重点地区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
消费方面,跟踪期内,宁波市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消费总量维持较快增长。2016年宁波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万元,较上年增长7.9%;全市全社会零售总额为3667.63亿元,同比增长10.3%,基本维持上年增速。同期,宁波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44.4亿元,同比增长8.5%。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家用电器音像制品类,汽车类商品在宁波市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中占有主要份额。其中,汽车类商品累计实现零售额562.12亿元,对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贡献率最高,为30.48%,但同比增速仅1.8%。2016年宁波市限额以上商品销售总额为13668.5亿元,金属材料类、化工材料及制品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占有主要份额,但三者增速不一,2016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8.5%、27.1%和2.7%。
在进出口方面,作为我国东部重要的航运枢纽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宁波在浙江省和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跟踪期内,宁波市进出口转降为增,但受欧美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增幅有限。2016年宁波市以6262.09亿元的规模位列浙江省各地级市进出口总额首位,进出口额同比增幅为0.9%。出口方面,宁波市对外贸易以一般贸易为主,出口主体以中小企业居多,主要出口市场包括欧盟、美国、东盟和日本等,占比分别为27.0%、22.5%、7.5%和4.5%。2016年全市对欧盟出口178.5亿美元,同比下降3.5%;对美国出口148.9亿美元,同比下降2.5%。宁波市主要出口产品集中于传统产品,包括机电产品和纺织服装等。2016年全市机电产品与日用消费品出口下滑。当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4.5%,同比下降7.3%;服装、纺织、灯具、塑料制品、家具、鞋类、箱包等七大类日用消费品出口同比下降7.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下降5.0%,占全市出口额的6.6%。进口方面,宁波市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对新兴市场的进口贸易对贸易量形成一定支撑。2016年,宁波市进口前20位商品进口量同比增长5.3%,但进口均价同比下降10.0%。同期,宁波市从金砖国家、中东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9.5%、15.2%和10.6%。从新兴市场进口增长较快,从智利、伊朗、巴西进口额同比分别增长63.3%、40.5%和17.2%,主要进口商品为铁矿砂及其精矿;从俄罗斯、越南、阿联酋、韩国进口同比分别增长97.0%、32.0%、23.0%、11.0%,主要进口商品分别为己内酰胺、废塑料、苯乙烯、二甲苯。此外,2016年1月宁波市获批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这有望成为对外贸易的新增长极。
图表 4. 2014-2016年宁波市社会经济主要指标
项目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7610.28 | 8003.61 | 8541.11 |
第一产业 | 275.70 | 284.68 | 304.60 |
第二产业 | 3980.41 | 4098.22 | 4239.60 |
工业 | 3533.68 | 3632.86 | 3766.60 |
建筑业 | 452.59 | 469.32 | 477.11 |
第三产业 | 3354.17 | 3620.71 | 3996.90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44.49 | 349.43 | 377.32 |
批发和零售业 | 890.07 | 892.60 | 952.43 |
住宿和餐饮业 | 113.83 | 120.31 | 130.87 |
金融业 | 440.90 | 478.45 | 483.38 |
房地产业 | 382.55 | 417.34 | 485.59 |
年末总人口(万人) | 583.78 | 586.57 | 591.00 |
非农业人口 | 217.73 | 379.03 | — |
从业人员(万人) | 511.50 | 509.50 | —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按常住人口) | 98362 | 102374 | 108804 |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3989.46 | 4506.58 | 4961.39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2992.03 | 3349.63 | 3667.63 |
自营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 1047.04 | 1004.66 | 948.68 |
出口额 | 731.09 | 714.29 | 660.87 |
港口货物吞吐量(亿吨) | 5.26 | 5.10 | 9.22 |
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 | 1870.00 | 1982.40 | 2156.10 |
资料来源:《宁波统计年鉴2016》及宁波市财政局提供的资料,进出口数据来自宁波商务委员会网站
四、宁波市财政平衡能力和稳定性
宁波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和稳定性较好,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增长,且税收占比保持在较高水平,能够满足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支出需求。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2016年土地出让行情显著回暖,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增长。
在一般公共预算方面,2016年宁波市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4.54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较上年上升2.3个百分点。2016年宁波市税收收入924.2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2.92%,较上年下降1.36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宁波市税收收入主要由增值税地方部分、营业税及企业所得税地方部分构成,2016年上述税种分别完成收入351.38亿元、111.36亿元和145.34亿元,占当年税收收入的比重合计为65.79%。其中营业税和增值税合计462.74亿元,同比增长15.07%2;非税收入主要由其他专项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等构成,当年三者分别完成79.78亿元、31.83亿元和31.61亿元。支出方面,2016年宁波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289.26亿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86.45%,较2015年提升6.11个百分点。在支出结构方面,2016年宁波市财政对公共安全、教育、科技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务和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为960.92亿元,占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4.53%。考虑地方政府债券收入、转移性收入、地方政府债券还本及转移性支出等因素后,宁波市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和支出总计实现平衡;在支出端不考虑年终结余的情况下,2016年宁波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率3为101.31%。
宁波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跟踪期内,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大幅上升,结余情况良好。2016年宁波市土地出让市场行情好转,土地出让金收入显著增加,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159.20%至774.66亿元。同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96.44亿元,同比增长4110.32%,结转下年支出为117.28亿元。
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方面,2016年宁波市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59亿元,规模较小,主要包括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和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同期,宁波市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1.95亿元,主要为交通运输和其他支出。2016年宁波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平衡率为111.61%,能够实现收支平衡。
从宁波市市本级财力看,本级自身产生税收收入的规模相对有限,2016年市级分享税收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和上级转移支付等为市本级财力提供了较强支撑;同年受益于土地出让市场行情回暖,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上升。
从宁波市市本级财力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的贡献占主导地位,但其中市本级自身产生税收收入的规模相对有限,市级分享税收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和上级转移支付等为市本级财力提供了较强支撑。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对市本级财力的贡献度存在较大波动,但相较于一般公共预算,市本级产生政府性基金收入的能力较强。2016年宁波市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为118.20亿元和329.02亿元,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10.61%和42.47%。
2016年宁波市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2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83.07亿元,占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0.28%,主要税种为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同期,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4.04亿元,支出结构与全市类似,主要集中于城乡社区事务、教育、交通运输和一般公共服务等。受益于50.96亿元的返还性收入、131.84亿元下级上解收入及87.63亿元的上级转移支付收入支撑,加之考虑到调入资金、安排和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因素后,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总计实现平衡。
2016年宁波市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29.02亿元,同比增长480.1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83.40亿元,同比增长681.58%;同期,宁波市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为195.94亿元,同比增长233.81%,其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173.97亿元,占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的88.79%,宁波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基本能够覆盖其支出。考虑调出资金、上年结余和结转下年支出等因素后,宁波市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总计实现平衡。如不考虑结转下年支出,近年来宁波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有一定结余,2016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为51.04亿元。
五、宁波市政府性债务和管理
由于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等方面的大力投入,宁波市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政府债务。跟踪期内,宁波市政府严控债务规模,债务规模进一步下降。同时,全市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有助于减轻利息负担、缓解短期偿付压力。
为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宁波市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举借、使用、偿还政府性债务的行为,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宁波市于2014年以来出台了《宁波市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以及宁波市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暂行实施办法等配套制度,该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规定了政府性债务管理的职权划分、举债审批、规模控制和使用偿还等一系列流程,加强了对政府债务规模的控制,推进了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同时,宁波市财政局利用财政部统一下发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债务动态监控,实行债务报表的月报、季报和年报,按时准确报送,以掌握实时数据。
跟踪期内,宁波市政府债务规模受到较强管控,债务规模进一步下降。截至2016年末,宁波市政府性债务总额为2110.30亿元,较2015年末减少522.6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较2015年末减少108.90亿元至1395.7亿元。从未来偿债年度看,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反映的截至2016年末宁波市政府债务余额中,2018年、2019年及以后到期需偿还的债务比重分别为13.7%和83.1%。
2016年,宁波市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32.00亿元,用于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发行置换债券450.32亿元,用于置换存量债务,置换债券的发行有效缓解了宁波市政府集中偿债压力,同时有助于减轻政府利息负担。
六、宁波市政府治理
跟踪期内,宁波市政府运行效率及服务能力持续提高;能够及时有效的公开披露各种政务信息,渠道不断创新,呈多元化态势,信息透明度好;从多角度构建和完善地方金融体系,金融组织种类不断丰富,金融服务水平逐步提升,金融生态环境风险可控;宁波市依托国家政策,立足地区实际,制定了一系列重大、可行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府战略管理能力较强。
跟踪期内,宁波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实现层级一体化改革。2016年,宁波市21个市级部门共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87项,市本级保留66项,基本实现市县同权;同期,宁波市进一步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5工作向基层延伸,全市154个乡镇和20个开发园区全部完成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梳理,实现市、区县、乡镇三级全覆盖;宁波市继续优化完善浙江省政务服务网宁波平台的办事流程,提升网上便民服务功能,2016年宁波平台访问量在全省政务服务平台中排名第二。
跟踪期内,宁波市政府继续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宁波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着力推进行政权力清单、行政处罚信息、财政资金信息、公共资源配置信息、重大项目建设信息、公共服务信息、公共监管信息、地方国有企业信息、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办事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着力加强主动公开工作,并提高信息公开质量和实效,着力强化制度机制和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根据《2016年宁波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2016年宁波市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2.43万条,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705条,政府公报发布政府信息1388条,政府网站发布政府信息41.93万条,政务微博发布政府信息16.67万条,政务微信发布政府信息5.74万条,部分政府信息通过其他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公开。
跟踪期内,宁波市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其中直接融资规模占比上升;存贷款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全市金融市场风险可控,但仍面临不良贷款率上升、银行盈利下滑等压力。2016年,宁波市社会融资规模为1070.91亿元,同比增长4.07%。其中直接融资规模为368.51亿元,占全市社会融资规模的34.4%,较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末宁波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7万亿元,同比增长5.03%;不良贷款率为2.63%,较年初提高0.03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同期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66万亿元,同比增长5.51%,增速较上年降低2.59个百分点。2016年宁波市银行业实现利润122.97亿元,同比增加21.26%;证券成交总额为5.3万亿元,同比下降43.2%,期货代理交易额为4.1万亿元,同比下降56.7%;全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257.6亿元,较上年增长12.8%,赔付支出115.3亿元,增长8.2%。
宁波市于2016年制定了《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宁波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十三五”期间,宁波市计划基本建立都市区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以增强宁波对周边地区带动作用。同期,宁波市以初步建成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港口经济圈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经贸合作交流中心、港航物流服务中心为目标,计划充分利用宁波舟山港多式联运国际枢纽功能,提升配置全球资源要素能力,进一步发挥覆盖长三角、辐射长江经济带、服务“一带一路”的港口经济圈带动作用。
七、结论
跟踪期内,宁波市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进一步深入,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全市消费动力持续,但投资有所放缓,进出口情况同比改善,经济总体呈现新常态下的重质、平稳增长态势。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增长,且税收占比保持在较高水平,能够满足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支出需求;同期土地出让行情显著回暖,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增长。自2014年以来宁波市政府严控债务规模,跟踪期内债务规模进一步下降。同时,全市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有助于减轻利息负担、缓解短期偿付压力。宁波市一般债券及专项债券收支分别纳入宁波市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偿付保障度高。
附录:
评级结果释义
根据财政部《关于做好2015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做好201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等级符号及含义如下:
等 级 | 含 义 | |
AAA级 | 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或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收支状况、对应项目建设运营状况极好,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 | |
AA级 | 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风险很低;或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收支状况、对应项目建设运营状况很好,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风险很低。 | |
A级 | 偿还债务能力较强,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较低;或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收支状况、对应项目建设运营状况较好,偿还债务能力较强,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较低。 | |
BBB级 | 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风险一般;或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收支状况、对应项目建设运营状况一般,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风险一般。 | |
BB级 | 偿还债务能力较弱,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很大,违约风险较高;或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收支状况、对应项目建设运营状况较差,偿还债务能力较弱,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很大,违约风险较高。 | |
B级 | 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大地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很高;或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收支状况、对应项目建设运营状况很差,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大地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很高。 | |
CCC级 | 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度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极高;或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收支状况、对应项目建设运营状况极差,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度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极高。 | |
CC级 | 基本不能偿还债务;或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收支状况、对应项目建设运营状况极差,基本不能偿还债务。 | |
C级 | 不能偿还债务;或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收支状况、对应项目建设运营状况极差,不能偿还债务。 |
注:AAA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信用等级略低于本等级;AA级至B级可用“+”或“-”符号进行微调,表示信用等级略高于或低于本等级。
[1]合计数与加总数有差异,系“四舍五入”调整所致。
[2]根据2015年及2016年决算数计算而得。
[3]一般公共预算平衡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年终结余),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平衡率可类似推导。
[4]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增速均为计算所得。
[5]指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政府责任清单、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及浙江政务服务网。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