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债券发行
2018年宁波市政府一般债券(七~八期)信息披露文件

来源:市财政局来源:宁波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18-11-13 15:16 阅读次数:

字体:[ ] 视力保护色:

一、债券概况

(一)基本情况

在财政部核定的发债规模限额内,2018年宁波市政府一般债券(七~八期)发行总额29.3267亿元,品种为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全部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次公开发行的2018年宁波市政府一般债券分为七期、八期分别发行,债券期限分别为5年、10年,计划发行规模分别为11.8267亿元、17.5亿元。5年期的宁波市政府一般债券利息按年支付,10年期的宁波市政府一般债券利息按半年支付,发行后可按规定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上流通,各期债券到期后一次性偿还本金。

拟发行的2018年宁波市政府一般债券(七~八期)概况

债券名称

2018年宁波市政府一般债券(七~八期)

发行规模

人民币29.3267亿元

债券期限

分为5年期、10年期两个品种。其中,5年期计划发行规模为11.8267亿元,10年期计划发行规模为17.5亿元。

付息方式

5年期的宁波市政府一般债券利息每年支付一次,10年期的宁波市政府一般债券利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各期债券最后一期利息随本金一起支付。

(二)发行方式

2018年宁波市政府一般债券(七~八期)通过招标方式发行。宁波市财政局于招标日通过财政部上海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发行系统组织招投标工作,参与投标机构为2018-2020年宁波市政府债券公开发行承销团成员。招标发行具体安排详见《2018年宁波市政府债券招标发行规则》、《2018年宁波市政府债券公开发行兑付办法》、《宁波市财政局关于发行2018年宁波市政府一般债券(七~八期)有关事项的通知》。

(三)募集资金投向说明

按照财政部要求,此次发行的一般债券资金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主要用于我市城市道路、市政建设等项目(详见附件)。本次一般债券偿债来源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二、信用评级情况

经宁波市财政局委托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综合评定,2018年宁波市政府一般债券(七~八期)信用级别均为AAA级。在2018年宁波市政府一般债券(七~八期)存续期内,宁波市财政局将委托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每年开展一次跟踪评级。

三、中长期经济规划情况

2016年,宁波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本市实际情况,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了《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三五”时期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八八战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好示范区”的要求,紧扣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深入实施“六个加快”和“双驱动四治理”战略决策,持续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着力打造港口经济圈,着力构建宁波都市区,着力提升国际化水平,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建设更具创新能力的经济强市,初步形成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港口经济圈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经贸合作交流中心、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基本形成更具集聚辐射能力的宁波都市区,争创更高品质的民生幸福城市,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文化强市,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基本形成更加完善的治理体系。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具体内容见附件1,各项规划的详细内容参见宁波市人民政府网、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宁波市2015-2017年经济基本状况相关指标详见附件2。

四、宁波市市级财政收支状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转移性收入、地方政府债券收入

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4.54亿元,转移性收入342.85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收入29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分享收入224.49亿元,转移性收入386.93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收入29亿元。

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5.29亿元,转移性收入403.55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收入271.04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分享收入247.19亿元,转移性收入399.38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收入271.04亿元。

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1338.5亿元,转移性收入安排270.86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收入182.68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分享收入预期271.68亿元,转移性收入379.64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收入182.68亿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转移性支出、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

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9.26亿元,转移性支出190.13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7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4.04亿元,转移性支出339.38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7亿元。

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0.61亿元,转移性支出259.23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50.04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4.85亿元,转移性支出590.28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2.48亿元。

2018年,拟安排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47.45亿元,转移性支出67.59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77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8.73亿元,转移性支出393.67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41.6亿元。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

2016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74.66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3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696.44亿元。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29.02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3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95.94亿元。

2017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48.3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161.05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700.45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30.05亿元。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0.73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161.05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00.7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26.7亿元。

2018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760.6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169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支出794.86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91亿元。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205.2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169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3.36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29.9亿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收支

2016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59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1.95亿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01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28亿元。

2017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5.01亿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3亿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93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56亿元。

2018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11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78亿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6.63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02亿元。

宁波市2016-2018年财政收支状况相关指标详见附件2。

五、地方政府性债务状况

(一)全市政府性债务情况

截至2017年底,全市政府债务余额为1543.5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981.09亿元、专项债务562.46亿元。

从政府层级看:市本级、区县(市)分别为601.66亿元、941.89亿元,分别占39.0%、61.0%。

从借款来源看:地方政府债券1497.41亿元,占97.0%;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债务46.14亿元,占3.0%,其中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22.83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13.7亿元,银行贷款1.16亿元,其他8.45亿元。

从债务用途看:市政建设476.99亿元,占30.9%;公路269.47亿元,占17.46%;保障性住房213.84亿元,占13.85%;农林水利建设203.83亿元,占13.21%;土地储备181.44亿元,占11.75%;教育、科学、文化45.71亿元,占2.96%;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14.52亿元,占0.94%;医疗11.43亿元,占0.74%;铁路3.65亿元,占0.24%;社会保障1.3亿元,占0.08%;粮油物资储备及其他121.37亿元,占7.87%。

从债务期限看:2018年到期133.09亿元,2019年到期128.57亿元,2020年到期252.58亿元,2021年及以后年度到期1029.31亿元。

截至2017年底,全市政府或有债务余额437.72亿元,其中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82.22亿元,政府负有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355.50亿元。

债务资金的投入,在促进我市经济增长、优化城市功能、推动产业集聚和创新驱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改善了生态环境,推进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战略的实施,推动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

2017年,财政部下达我市的政府债务限额为1947亿元(一般债务限额1211.1亿元、专项债务限额735.9亿元)。2018年,财政部核定我市政府债务限额2037亿元(一般债务限额1223.1亿元、专项债务限额813.9亿元),比上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90亿元(一般债务限额1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78亿元)。我市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任务和“守住风险底线、服务发展主线”的总体思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债务管理制度,着力控制债务规模,切实做到防风险与促发展并举,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1.构建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体系。完善债务预算管理机制,制定了我市政府债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风险防控管理办法,优化了财政内控管理,转发了《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预算管理办法》、《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预算管理办法》。同时,建立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出台了《宁波市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转发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分类处置指南》,以切实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

2.实行债务限额管理与预算管理。按照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要求,结合各地财力、风险、投融资需求等因素,拟定债务限额分配方案和债务举借计划,并经市政府同意后按规定程序报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并发文下达到各地。同时,将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编制年度政府债券还本付息计划,分析政府性债务的财政支出责任,加强财政中期规划管理。编制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预算调整方案,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纳入各级财政当年预算。

3.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根据财政部下达、市人大批准的限额依法举债,规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按照上级有关精神,督促各地、各单位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杜绝和防范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加大置换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力度,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推广并规范运用PPP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等公益性事业的建设运营,缓解政府举债压力,有效防控债务风险。

4.组织开展债务风险评估与预警。综合运用财政部拟定的政府债务风险监测指标,全面评估我市各地债务风险状况,对债务风险相对较高的地区,督促其制定债务化解方案,通过运用PPP模式转化债务和依法处置土地等资产、多渠道筹措资金偿还债务等途径消化存量政府债务,降低债务风险,并为新增政府债券腾出空间。

5.强化债务统计监测与分析。推进政府性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善政府性债务、公益性项目债务月报报送制度,及时向党委、人大、政府专题汇报关于政府性债务管理有关情况,按季就债务规模及变化情况对各区县(市)政府进行通报。同时,拓宽债务数据应用,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时段债务运行情况的跟踪监测和研究分析,确保政府性债务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

6.加强债务管理监督检查。在接受上级财政部门监管、指导的同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依法向人大报告债务管理等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按要求主动向社会公开债务及管理情况和政府信用评级。加强对各地、各单位的债务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并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健全债务管理考核及激励约束机制,将政府性债务管理纳入区县(市)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政府目标管理考核范围。


附件:

1.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pdf

2.宁波市经济、财政和债务有关数据.docx

3.2018年宁波市政府一般债券(七-八期)对应项目情况表.docx

宁波市财政局

2018年11月13日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