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动态
聚焦小微复工达产 强化资金提质增效 ——我市创新实施系列“财政+金融”组合工具 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来源:市财政局来源:宁波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0-10-27 16:39 阅读次数:

字体:[ ] 视力保护色:

自疫情发生以来,宁波市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加积极有为,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的要求,发挥“财政+金融”撬动功能,创新实施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担保增信助企融资畅通、复工复产防疫保险等一系列财政金融组合工具,财政金融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取得了较好政策效果和社会反响。



创新中央贴息拨付模式,为重点企业复产按下“加速键”

为推动疫情期间中央“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快速落地见效,市局通过内部挖潜、流程再造,在全国率先推出“申请办理零次跑,资金到位零时差”先拨后结财政贴息政策,为全市列入国家级和省级名单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增产保供提供坚实支撑。一是“零次跑”提效率。坚持能简则简原则,会同人民银行宁波中心支行和借款银行实现财政贴息与信贷资金“同步申请、同步受理、同步审核”,企业只需要向银行提交一张申请表即可“零次跑”办理贴息申请。二是“早享受”得实惠。依托地方财政预留资金,推动贴息拨付政策兑现“向前一步”,在全国率先推出“先拨后结”模式,让企业在结算贷款利息时就提前享受到贴息优惠,减少企业资金沉淀。三是“上门办”强服务。联合区县(市)财政局和本市金融机构主动下沉企业一线服务、上门对接融资需求,让企业减少后顾之忧,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重要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供应。

截至目前,市局已对134家符合要求的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拨付贴息资金6734.6万元。相关做法获得人民日报、中国财经报、经济日报、新华网等中央媒体专题报道;财政部还发文要求在全国财政系统推广中央贴息拨付“宁波模式”。



创新银担合作机制,为小微企业融资装上“助推器”

针对民营小微企业疫后再生产、再经营中“融资难”问题,市局加强财政资金前端引导、后端支撑,在全国首创“财政+银行+担保”三方联动“微担通”业务模式,通过信贷和担保双主体合作与产品联动,推动银行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低息信用贷款资金。一是双向联动汇集融资需求。联合经信等部门,发动小微产业园、行业协会、股交中心等第三方平台力量,精准摸排入驻企业融资需求;通过借款银行、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的分支机构和业务能力,下沉一线主动对接融资需求。二是优化服务线上实时撮合。开发建立“微担通”专项融资服务平台,企业自主申请、平台批量上传,银行通过自身风控判断线上批量式“抢单”,担保公司分类分级进行承保审批,原则上在三天内完成审批,实现融资服务“坐等可取”。三是财政引导加快政策落地。为确保“微担通”落地执行效果,在不新增财政支出的前提下,市局通过优化国库现金存放管理办法、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等形式予以奖补,动态研究完善政策执行模式。

截至9月底,“微担通”实现发放担保贷8208笔,涉及担保贷款101.9亿元,共减免担保费用1.38亿元。人民日报头版和央视“新闻直播间”均专题报道了宁波“微担通”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做法;“微担通”作为我市唯一案例入编财政部“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深化财政改革发展生动案例”系列教材。



创新保险兜底功能,为公共卫生体系筑好“防火墙”

针对公共卫生应急救助体系应对疫情风险能力薄弱的问题,市局依托宁波国家级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优势,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和金融保险机构,在前期创设政策性小微企业复工防疫保险的基础上,创新推出全国首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数保险,实现险资服务公共治理领域的新突破。一是首创触发赔付。作为国内公共治理领域首款纯指数保险产品,其最大优势在于触发即赔。只要达到相应触发条件,保险公司即启动赔付程序,分三次直接赔付给财政部门,所有资金通过财政部门一个口子进出,由财政部门统筹用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支出,更有利于突出方案的整体性和公平性。二是放大政策效应。保费设计按照“低起步、小切口、全覆盖”思路,全市850万人常住人口每人仅需1元,达成Ⅰ级应急响应级别下赔付1.2亿元的赔付目标,资金放大14倍,对比我市公共巨灾保险资金使用更高效,赔付更精准,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撬动作用。

目前,市局正会同相关部门和保险机构,结合复工防疫保险经验,共同研究推进该项保险项目在宁波率先落地实施,探索进一步建立完善财政支持下运用商业保险防范化解公共卫生事件等巨灾风险的机制。



首创“八率”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突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导向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要求,引导银行机构落实各项金融扶持保障措施,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大局,市局主动担当、提早谋划,会同地方金融监管局和“一行两局”等中央监管部门,首创金融服务实体“八率”指标考核评价体系,辅以优化国库库款分配激励机制,扎实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一是聚焦融资“堵点痛点”,创设“4+13+31”指标体系。我局针对疫情以来我市各类市场主体融资堵点痛点做了深入分析研判,匹配我市企业特点、产业特色,聚焦“现金流吃紧”和“融资所需的抵押质权紧缺”问题,设计形成目前全国首个具有“1目录1说明1解读”指引、涵盖“4+13+31”三级的“八率”金融支持实体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创新主题库款专场招投标,形成政银企“三方共赢”局面。为激励银行机构更加积极有为,将业务节奏尽快调整到政府引导方向上,市局将2020年第三期国库现金招投标定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主题专场,招标金额50亿元,期限3个月,中标利率1.54%。突出“有作为有库款”的理念,创新采用单点匹配赋分方法,将机构实际信贷运转与指标评分一一匹配,激励银行主动转变思路,积极投身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大局。

下一步,宁波市财政局将主动会同相关部门,在后疫情时代和财政“紧平衡”形势下,积极探索财政金融管理新模式,依托市场机构专业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以市场为纽带,实现企业、市场、政府三方联动,不断强化财政支撑和金融创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发展总体战积极探索宁波模式、贡献财政力量。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