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动态
聚焦民生 便捷服务 宁波市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取得新成效

来源:市财政局来源:宁波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0-12-29 09:57 阅读次数:

字体:[ ] 视力保护色:


财政票据和税务发票是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基础凭证,在规范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宁波市自成为财政部第一批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试点地区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和宁波市委、市政府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总要求,以医疗电子票据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全力构建“以票管费、电子控收”科学规范的新型财政票据管理体系。今年8月份,宁波市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工作在财政部全国会议上作为典型经验进行了介绍。

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市共完成公办医疗机构、学校教育机构、慈善机构、自规部门等298家单位的财政电子票据改革,累计开具电子票据7160万多份、涉及资金超921亿元。其中,全市乡镇卫生院以上公办医疗机构已全面完成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开启了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腿”的服务管理新模式。



一、试点先行,啃下最硬骨头

2018年,我市按照“顶层设计、突出重点,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基本思路,根据财政部统一的财政电子票据编码规则、数据标准和规范流程,集中部署了宁波市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按照“啃最硬的骨头,哪里难度大就从那里突破”的改革要求,确定了财政票据用量最大、民生服务涉及范围最广的医疗收费领域作为财政电子票据改革突破口。在市财政局、卫健委的共同组织下,组织了宁波市第一医院、国科大华美医院、李惠利等3家市本级三甲医院进行试点,并在当家陆续上线运行,为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探索了新路子、摸索了新经验,为医疗卫生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服务增效提供新方法和新途径。



二、勇立潮头,推动全景发展

2019年,我市结合民生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新要求,针对区、县(市)医疗机构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在市本级和区县(市)医院推广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完成了市级6家和区县(市)29家医院电子票据改革,全年开具电子票据1618万多份,在全国率先成为符合财政部电子票据规范标准,成规模上线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的地区。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总体要求,围绕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2月17日宁波市慈善总会捐赠电子票据试点成功上线,6月19日宁波市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收费电子票据试点成功上线,7月7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土地出让金收入电子票据试点成功上线,7月15日市本级40家学校教育收费财政电子票据全面上线。10月12日,宁波市财政电子票据查验平台在“浙里办”成功上线,公众通过手工录入、扫二维码等查验、获取财政电子票据,优化用户体验。以上成绩的取得,有力推动了我市医疗票据电子化改革由“盆景”向“全景”的转变。



三、多措并举,形成改革合力

财政电子票据属于新生事物,对它的新特点与新要求,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都有一个观念转变期、认知适应期、配套制度的完善期。一方面,我市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和用票单位统一认识、转变理念、理清思路,以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增进公众获得感。另一方面,针对电子票据操作使用特点,做好面向社会公众的宣传工作,运用媒体、网络等多种宣传渠道的媒体宣传,普及财政电子票据的基本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认可度。各级财政部门主动加强与卫健、医保、教育、公安交警等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修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业务流程,完善配套制度,组织财政电子票据业务培训,对改革实施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各级卫健部门把医疗电子票据管理改革与医疗机构“最多跑一次”改革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牵头协调职能作用,合力推进医疗卫生行业财政电子票据改革。

四、数字转型,收获整体效益

我市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主要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理念转变。表现在由“以票管费、以票控费”转变为“以票管费、电子控收”。财政电子票据改变了传统手工纸质票据开具、传输方式,打通了最后一公里”。通过每一笔收费行为,开具一份电子票据,消除制度上的模糊点和业务上的空白点。二是技术提升。表现在通过采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财政电子票据应用提供了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的技术支撑。三是系统对接。表现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时代下,依托财政、用票(执收)单位、报销入账单位等相关系统,通过标准接口对接实现互联互通,开创了“整合—前置—对接”的新模式,通过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协调同步,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及财政票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具体收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政务服务数字转型、便民高效。依托信息技术和管理创新,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打破了信息壁垒,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公众可以通过“浙里办”、宁波市财政电子票据服务平台、多功能自助终端等查验、下载电子票据。凭身份证、医保卡等在自助终端挂号、结算、换开纸质票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疗电子票据成规模上线,减少公众接触传染的机会,在疫情防控中取得了很好社会效益,全程“无接触”服务新模式,减少人员聚集,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社会公众广泛认可。如今年2月份,我市通过启动捐赠电子票据改革,组织财政电子票据系统与市慈善总会、红十字会业务系统对接,为疫情背景下宁波“互联网+慈善”工作作出了贡献。

(二)用票单位成本节约、管理规范。上线以来,全市已经开具财政电子票据7160多万份,仅减少纸质票据用票量一项便节约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在降低了用票单位票据领用、保管、发放等管理成本的同时,通过系统互联互通,单位收费票据自动核销,大幅提高了单位财务的对账、统计、汇总等工作效率,完善了单位财务内部管理规范。如国科大华美医院实现了挂号、就医、结算、报销、取票“一件事”办理,取消了门诊收费窗口收费、开票,按照电子档案管理要求完成了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归档入账。

(三)财政部门数据支撑、监管精准。通过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创新财政票据监管模式,全面提升财政票据管理水平和效率,为财政决策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夯实了财政基础管理。如通过宁波市财政电子票据监控分析平台,财政部门可实时监测票据的开具情况,及时发现票据开具违规或不规范等问题,变事后检查为事前控制和事中监督。在核销票据时,无需再逐一手工翻看纸质票据,实现了财政票据的自动核销,彻底解决了纸质票据检查工作量大的难题。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