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榭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7亿元,同比增长5.2%;财政收入14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3%、20.8%,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一;限上商品销售额3066.3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今年一季度,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66.71亿元,同比增长2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36亿元,同比增长36.0%。
1993年10月,宁波大榭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今天,大榭——这个总面积35.2平方公里的小岛,以仅1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半个乡镇的区域面积,达到了一个全国百强县前50位的经济体量,亩均效益综合排名位居宁波市国家级开发园区首位。全区依托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重大产业硬核支撑,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实施大榭“五新发展”(殷实富强新城、绿色产业新城、现代商贸新城、海港风情新城、文明和美新城)计划。大榭财政积极推进收入组织、支出保障、金融服务监管等各项工作,有效发挥财政在区域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近日,《宁波财税与会计》专访了大榭开发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叶奇丹。
《宁波财税与会计》:大榭依托深水岸线资源优势,逐渐发展形成“临港石化、港口物流、商贸服务”三大支柱产业,请叶局长向我们介绍一下大榭财政是如何支持产业发展的?
叶奇丹:大榭财政大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临港石化工业高效集聚发展,为浙江自贸试验区大榭区块发展建设发挥作用。
在政策方面,大榭财政注重产业引进,积极支持招商引资。按照“招大引强、税收为王、油气优先”工作方针,参与修改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和招商引荐办法,2020年《宁波大榭开发区管委会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出台,招引税源型、能源类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大榭石化五期项目已经正式开工,配套动力中心也已完成审批,华泰盛富一期、东华能源二期等项目主体基本建成,并顺利完成全国最大乙烷罐的安装, 总投资330亿元的穿鼻岛高性能新材料产业项目也已经正式落户大榭。2020年全年累计引进顾懿腾贸易、车智广告、中铁十局集团宁波工贸等一批现代服务企业1186家,新设市场主体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其中,能源化工品贸易企业356家;实现财政收入总量新增62.4亿元。财政局引进企业112户,同比增加40户,增幅高达56%。联合投资合作局等相关部门研究个人和中介机构招商引荐奖励办法及操作细则。去年出台了《促进中介机构引荐现代服务业企业奖励办法》,通过发挥中介机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税源企业。如与中瑞税务战略合作,引进深圳市长盈投资有限公司下属新疆长盈粤富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据中瑞预测,预计未来三年可为大榭带来税收收入11亿元。
在资金方面,大榭财政着眼长远,培育产业新动能。一是大力扶持产业创新发展。认真实施智能制造培育行动,采取“无需跑一次”方式兑现各类财政补贴、预补贴699户次,共计40.7亿元。助推宁波万华、大榭石化等智能工厂建设和数字化改造,协助韩华化学、环洋化工等企业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培育贝亲等科技型出口新秀,支持打造“5G+工业互联网”中模云平台。去年,大榭开发区管委会成功入选浙江省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示范单位,有2家企业入围全省百强企业榜单,3家企业获评全市外贸实力效益企业。二是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20年共计落实“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资金12.65亿元,其中减税10亿元(2020年新出台减税降费政策减免资金4.24亿元,受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减免资金5.76 亿元),累计超9000户次企业受惠。
《宁波财税与会计》:2020年9月,国务院批复浙江自由贸易区拓展区域方案。作为拓展区域的一部分,大榭片区要建设成为新型国际能源贸易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工新材料创新发展示范区,对完善财政政策和金融服务是一个考验。大榭财政在融合财政金融政策服务方面是如何做的?
叶奇丹:得到批复后,大榭开发区财政局专门成立自贸区金融政策工作组,广泛进行政策文件梳理,攻克相关财政金融政策支持难题。一是做好政策准备。多次召集区内银行和企业开展专题座谈研讨,先后走访了市金融办、舟山自贸区、北仑人行(外管局)和市级多家银行机构,就大榭开展自贸区金融创新复制推广工作进行政策咨询和具体细节对接沟通。根据2020年9月宁波自由贸易试验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做好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结合大榭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发展目标,我们对相关金融创新政策应用场景进行归类,拟积极争取或推广油气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区域链“仓单通”融资交易平台等试点经验。二是优化金融服务。如在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场景中,针对现阶段享受便利化的企业数量较少、由于分币种开设外汇账户导致结售汇不够及时等问题,建议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在金融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大享受“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服务”的企业范围;允许自贸区内企业利用本外币一体化账户结合NRA账户,实现包括经常项目自由兑换、部分资本项目便利化等功能,为大榭片区引进国内外大型油气供应链企业提供金融支撑。三是认真抓好专项债申报事项。做好资金平衡方案,为“穿鼻岛高性能新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争取到15年期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5亿元。还完成了两批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资金4.6亿元的转贷工作,有效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
《宁波财税与会计》:大榭开发区管委会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省市高质量发展精品区、浙江自贸区建设特色区、宜居幸福海上新城。大榭财政如何助力使之实现这一目标?
叶奇丹: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大榭财政将牢牢抓住长三角一体化、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高质量培育发展动能,高标准提升治理水平,为宁波成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贡献大榭财政力量。
一是持续抓好收支平衡。积极推进组织收入,加强财税银企之间联动互通和信息、数据共享,进一步健全税源涵养机制。定期开展收入分析和问题反馈,增强收入组织计划性。深化“三服务”活动,提高“无需跑一次”财政补贴、预补贴兑现时效,助力企业增产增收。加强盘活创收,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报废报损资产网上拍卖可行性研究并启动试点工作,加大实拨账户结余资金清理力度,调动财政存量资金。坚持过“紧日子”思想,严格落实压减一般性支出、控制预算调整追加等方面的硬性要求,“三公经费”和行政开支只减不增。从严控制结转项目,除公用经费和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外,其余预算项目结余资金一律收回。
二是持续推进政策服务。围绕打造自贸高地,不断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认真开展财政与金融相关政策调研和可行性论证,进一步探索财政金融开放与创新。研究推进在一般贸易便利化基础上推动转口贸易便利化,大力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实施高水平区域外汇便利化政策有效落地,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深入开展金融专班服务指导和银企对接帮扶,为拟上市公司提供融资服务。研究报批并有序推进政府债务化解,加强与融资平台、银行沟通协调,主动防范化债风险,助力区属国有企业拓展盈利渠道,提升企业化债能力。
三是持续加强财政监管。继续加强绩效管理,按照“全覆盖”要求,开展重点绩效管理项目“双监控”和事中每季自评,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重点项目事后绩效评价。落实“双随机”“掌上执法”要求,特别是财政资金的安全性检查。严格落实基建审核,根据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最新要求和大榭实际情况,及时制订资金管理方面配套制度。定期跟进大榭医院改造提升工程和穿鼻岛大桥项目,确保特别国债等支付进度。协同做好概算审核,规范进度款项申请审核拨付,从严从快做好工程结算、竣工决策等财务审核审批。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排查处置和互联网金融风险宣传整治,防范金融风险。落实类金融变更会商制度,密切监控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运行状况。结合“智慧财政”上线运行,根据“安全可控、精干高效”的原则,开展工作流程梳理、整改和完善,优化升级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方式方法。
通讯员:李斌
编辑:史翰斌
(本文来源于《宁波财税与会计》2021年第2期)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