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动态
坚持政府过“紧日子” 打好节源“铁算盘”(四)

来源:市财政局来源:宁波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2-10-28 10:09 阅读次数:

字体:[ ]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全市财政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级过紧日子的决策部署,用政府过“紧日子”保障百姓过“好日子”,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坚强的财政保障。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一批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好经验好做法,本期将对海曙区“三公”经费管理的经验做法予以刊载。

海曙区“三公”经费负增长成常态

一、出台背景

2013年中央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来,海曙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厉行节约要求,进一步规范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管理,从实、从紧、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努力降低行政成本,营造了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

为进一步发挥财政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作用,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自2020年以来陆续出台三项关于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文件,要求全区将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作为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严控“三公”经费总量,加强“三公”经费支出管理,把有关工作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二、主要做法

(一)从严编制预算,从严控制支出

海曙区始终坚持从严从紧核定“三公”经费预算的原则,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为全力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真正做到“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海曙区要求严格按上级要求压减“三公”经费预算。

充分利用各类会议,大力宣传厉行节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部门和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了厉行节约的良好氛围。全区各部门加强“三公”经费支出事项必要性、合理性的审核,坚决取消无实质内容或受疫情影响无法开展的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等活动,大力压减“三公”经费支出。在保证各部门业务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同时,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

遵循统筹规划、动态管理、科学规范的原则,科学制定公务用车运行费预算支出标准。海曙区以2021年度正常运行车辆为测算样本,根据车辆使用年限,统计分析燃油费、充电费、保险费、维修保养费、过路过桥费、其他费用等车辆运行支出具体内容,分档测算核定2023年度车辆运行经费标准,预计比2022年下降9.1%。后续将结合部门职能调整和“三公”经费压减要求,建立预算支出标准动态管理机制,注重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二)巩固车改成果,严控公车费用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宁波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要求,2016年海曙区积极推进区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公务出行便捷合理、交通费用节约可控、车辆配置规范透明、监管问责科学有效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2018年,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制定印发《宁波市海曙区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完成全区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车改工作。至此,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各类公务用车均完成车改,有力推进了节约型政府建设。

行政区划调整以来,海曙区各类公务用车普遍存在使用年限长、里程多、车况差等一系列问题,各单位公务用车更新需求普遍比较迫切。海曙区一方面根据市里要求严控公车新增,另一方面加强统筹、合理谋划、科学安排各类公车有序更新。根据下一年度全区公务用车购置费预算安排情况,提前编制公车购置计划,结合具体车辆使用年限、里程数、车况等因素,确定下一年度报废更新车辆清单,确保全年公务用车购置总量可控。既保障了各单位迫切的公车购置需求,又实现了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稳中有压。

(三)深化信息公开,强化大数据监督

切实推进“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工作,确保按规定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有效促进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借助浙江省公务用车管理集成应用平台,从车辆管理、年检管理、保险管理、事故管理、维修与保养管理、违法管理、油费管理、ETC费管理等多个模块,将经费管理与用车管理相结合,全面反映全区各单位公务用车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发生的年检费、保险费、维修与保养费、油费等支出。各监管部门可将反映的实际支出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单车核算,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积极参与区纪委、监委建设的“三公”领域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建设,协助完善“三公”经费公权力大数据监督规则,对包括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务出国(境)等公务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警,拓展了监督范围,为高效监督提供客观、全面的数据支持,精准监督、靶向发力。

三、成效亮点

(一)经费压减更加有力

随着把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作为依法理财的长期原则,厉行节约已经深深烙印在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等一系列财政管理环节中。

通过预算减、执行控、部门压等举措多渠道、多维度施策,海曙区多措并举严控“三公”经费,厉行节约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成效明显。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决算较2019年压减33.3%,两年压缩支出规模超1000万元,节省下来的资金统筹用于疫情防控、助企纾困等经费保障。



(二)公务出行更加规范

通过清单化管理,明确执行重大抢险救灾、事故处理、突发事件处置等不可预测的紧急任务,随区领导参加的调研活动,接待中央部委、外省(市、区)和浙江省组织的来海曙重要公务活动等十项具体内容,作为全区机关机要应急用车使用和公务出行租车范围口径,有效减少了机要应急用车的违规使用。

鼓励各单位工作人员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降低各单位公务用车使用频率,减少公务用车长途行驶,并通过试行行政事业单位公共交通意外保险,加强了工作人员公务出行交通安全保障。

(三)监督管理更加高效

随着“三公”经费动态监控的持续推进,尤其是“三公”领域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平台的试点应用,大数据加持下的“三公”经费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了筛选出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务出国(境)等公务活动中疑似违规违纪问题的效率和效果,让“私车公养”、“公油私加”、套取现金等隐蔽性强、不易被察觉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变得无处藏身。

同时,大数据监管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部分单位和个人违规开支“三公”经费的侥幸心理,促进了“三公”经费规范管理和合理支出,从源头上遏制各种铺张浪费行为的发生,营造了崇廉尚洁、勤俭节约的浓厚氛围。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