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波市2022年决算草案的报告
市财政局局长 姚蓓军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宁波市2022年决算草案。
2022年,面对异常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超预期因素叠加冲击,在中共宁波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市委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严格执行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预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总体稳定,实现了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良好开局。在此基础上,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决算情况总体良好。
一、2022年全市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0.2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以下简称完成预算)的91.1%,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5.1%,按自然口径计算负增长2.5%;加上政府一般债务收入165.47亿元和转移性收入1126.72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资金为2972.42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87.81亿元,完成预算的102%,增长12.5%;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53.47亿元;上解支出46.44亿元,计划单列市上解省支出44.92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44.74亿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6.88亿元,结转下年88.16亿元。
与向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以下简称“预算执行数”)相比,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资金决算数增加0.19亿元,具体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0.1亿元,一般转移支付收入增加0.22亿元,省补助计划单列市收入增加6.73亿元,调入资金减少17.56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增加10.7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增加0.19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0.08亿元,上解支出减少1.25亿元,计划单列市上解省支出减少4.88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增加189.1亿元,结转下年减少182.86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05.03亿元,完成预算的85.2%,负增长24.4%;加上政府专项债务收入429.28亿元和上级转移支付收入3.13亿元、调入资金27.86亿元、上年结转474.99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可用资金为2140.29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57.3亿元,完成预算的75.6%,负增长10.9%;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04.3亿元;上解支出1.11亿元;调出资金213.03亿元;结转下年364.55亿元。与预算执行数相比,全市政府性基金可用资金决算数增加4.21亿元,其中:上年结转减少0.19亿元,调入资金增加4.4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增加2.87亿元,上解支出增加0.23亿元,调出资金减少2.61亿元,结转下年增加3.72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9.58亿元,完成预算的115.5%;加上上年结转0.4亿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0.03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可用资金30.01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7.08亿元,完成预算的101.7%;调出资金10.09亿元;结转下年2.84亿元。与预算执行数相比,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增加0.3亿元,调出资金减少0.3亿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547.43亿元,完成预算的108.2%;上年结转收入676.95亿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442.5亿元,完成预算的103.4%;结转下年781.88亿元。与预算执行数相比,全市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收入增加3.91亿元,支出减少11.19亿元,结转下年增加15.1亿元。
(五)经批准举借的债务情况
1.举借规模。全市政府债务限额为3041.35亿元,在批准的限额内,发行政府债券594.75亿元,其中:新增债券369亿元,再融资债券225.75亿元。
2.结构。全市政府债务余额为2885.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262.81亿元,占43.8%;专项债务1622.69亿元,占56.2%。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债务限额以内,符合预算法规定。
3.使用。全市新增政府债券369亿元,其中:用于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154.42亿元,占41.9%;交通基础设施64.28亿元(其中政府收费公路2.8亿元),占17.4%;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56.43亿元,占15.3%;保障性安居工程40.99亿元,占11.1%;农林水利42.34亿元,占11.5%;生态环保7.04亿元,占1.9%;能源1.5亿元,占0.4%;仓储物流基础设施2亿元,占0.5%。
4.偿还。全市偿还政府债务257.7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还本153.47亿元,专项债务还本104.3亿元。
二、2022年市本级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分享收入293.84亿元,完成预算的95.5%,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7.6%,按自然口径计算增长2.9%;加上政府一般债务收入165.47亿元和转移性收入892.85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资金为1352.16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4.51亿元,完成预算的93.8%,增长14.2%;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2.82亿元;返还性支出8.96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361.73亿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65.13亿元,上解支出46.44亿元,计划单列市上解省支出44.92亿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6.88亿元,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支出120.66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0.33亿元,结转下年29.78亿元。
与向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相比,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资金决算数增加12.45亿元,主要是根据上下级财政结算实际情况调整部分数据,具体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0.1亿元,金融业增值税等区代收的三税收入增加1.58亿元;市级分享收入减少0.08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增加0.22亿元;省补助计划单列市收入增加6.73亿元;下级上解收入增加1.9亿元;调入资金增加2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增加12.4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0.05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减少2.37亿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增加0.24亿元,计划单列市上解省支出减少4.88亿元,上解上级支出减少1.25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增加18.61亿元;结转下年增加2.05亿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4.51中,其中:基本支出114.31亿元,完成预算的102.2%;项目支出380.2亿元,完成预算的91.6%。市对区(县、市)转移支付426.86亿元中,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361.73亿元,完成预算的132.2%;专项转移支付65.13亿元,完成预算的112.4%。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7114万元,负增长3%。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304万元,增长917.2%,主要是由于疫情原因2021年出国经费较少以及2022年底出境招商增加;公务接待费1148万元,负增长34%;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5662万元,增长1.7%(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1604万元,增长7.3%;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4058万元,负增长0.4%)。
市本级预备费预算7亿元,实际支出6.8亿元,主要用于疫情防控、消费券发放等,剩余0.2亿元全部调入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累计结转结余资金55.88亿元,按规定结转下年或调入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22年末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203.21亿元,主要是政府性基金结转资金按规定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23年安排支出167.54亿元后余额为35.67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90.65亿元,完成预算的87.2%,负增长0.6%;加上政府专项债务收入429.28亿元和上级转移支付收入3.13亿元、下级上解收入13.21亿元、上年结转186.24亿元、调入资金8.74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可用资金为1531.25亿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65.25亿元,完成预算的60.6%,增长1.3%;对区(县、市)转移支付支出589.11亿元;上解支出1.11亿元;调出资金102亿元;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3.68亿元;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支出323.63亿元;结转下年116.47亿元。
与预算执行数相比,市本级政府性基金可用资金决算数增加1.21亿元,其中: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减少0.19亿元,下级上解收入增加1.4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减少0.43亿元,对区(县、市)转移支付支出增加1.61亿元,上解支出增加0.23亿元,调出资金增加2亿元,结转下年减少2.2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9.65亿元,完成预算的125.7%;加上上年结转0.31亿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0.03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可用资金为19.99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1.25亿元,完成预算的100%;调出资金5.9亿元,对区(县、市)转移支付支出0.03亿元,结转下年2.81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数与预算执行数基本一致。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18.28亿元,完成预算的108.6%;上年结转收入625.4亿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17.95亿元,完成预算的102%;结转下年725.73亿元。与预算执行数相比,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收入增加3.92亿元,支出减少11.57亿元,结转下年增加15.49亿元。
(五)经批准举借的债务情况
1.举借规模。市本级政府债务限额为924.2亿元,在批准的限额内,发行政府债券150.47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08.5亿元,再融资债券41.97亿元。
2.结构。市本级政府债务余额为799.8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359.36亿元,占44.9%;专项债务440.48亿元,占55.1%。
3.使用。市本级新增政府债券108.5亿元,其中:用于交通基础设施59.35亿元(其中政府收费公路2.8亿元),占54.7%;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36.9亿元,占34%;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7.15亿元,占6.6%;农林水利1.6亿元,占1.5%;生态环保1.5亿元,占1.4%;仓储物流基础设施2亿元,占1.8%。
4.偿还。市本级偿还政府债务66.4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还本32.82亿元,专项债务还本33.67亿元。
草案在报市委、市政府审批和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查之前,已经市审计局审计。
三、2022年市属相关开发园区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
市属相关开发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5.03亿元,完成预算的104.5%,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2.9%,按自然口径计算增长5.4%;加上转移性收入76.85亿元,市属相关开发园区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资金为381.88亿元。市属相关开发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2.41亿元,完成预算的98.7%,增长4.5%;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1.62亿元;上解支出55.33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8.15亿元;结转下年4.37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
市属相关开发园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5亿元,完成预算的191.3%,负增长94.2%,主要是土地管理体制调整后,市属相关开发园区土地出让收入由市级集中收缴;加上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3.5亿元和上级转移支付收入74.84亿元、调入资金1.3亿元、上年结转59.22亿元,市属相关开发园区政府性基金预算可用资金为160.91亿元。市属相关开发园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8.54亿元,完成预算的75.6%,负增长23.8%;政府债务还本支出8.3亿元;上解支出0.23亿元;调出资金7.93亿元;结转下年35.91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
市属相关开发园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11亿元,为高新区,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
市属相关开发园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67亿元,完成预算的93.3%;上年结转收入4.62亿元。市属相关开发园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88亿元,完成预算的95.7%;结转下年4.41亿元。
(五)经批准举借的债务情况
1.举借规模。市属相关开发园区政府债务限额216.86亿元。在批准的限额内,发行政府债券35.12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5.7亿元,再融资债券19.42亿元。
2.结构。市属相关开发园区政府债务余额为209.4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13.5亿元,占54.2%;专项债务95.99亿元,占45.8%。
3.使用。市属相关开发园区新增政府债券15.7亿元,其中:用于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14.67亿元,占93.4%;卫生等社会事业0.5亿元,占3.2%;生态环保0.53亿元,占3.4%。
4.偿还。市属相关开发园区偿还政府债务19.9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还本11.62亿元,专项债务还本8.3亿元。
2022年,市属相关开发园区决算数与向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的差异情况,详见各市属相关开发园区2022年决算草案的报告。
对照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预算决议的要求,2022年预算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审计部门也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对此,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决议要求和审计意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守正创新,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谋深谋实“八八战略”再提升再实践的财政举措,为宁波争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市域样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