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
2023年宁波市财政工作总结

来源:宁波市财政局来源:宁波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4-03-18 16:24 阅读次数:

字体:[ ] 视力保护色:

2023年,市财政局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预算执行,强化财会监督,为实现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坚持加力提效,持续激发实体经济活力。一是精准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延续和优化实施的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切实为经营主体纾困解难。推动宁波舟山港启运港退税政策落地,为服务宁波舟山港发挥大港优势、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充分发挥“1245”统筹推进机制作用,支持推进宁波西枢纽、通苏嘉甬铁路、杭甬高速复线三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三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围绕高水平构建公平透明有序市场环境、强化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七个方面,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3条,进一步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四是高效推动涉企资金直达快享。按照“应兑尽兑、早兑快兑”的原则,分类推动产业政策兑现、政府投资项目、上级转移支付等各项财政政策资金直达快享,确保企业第一时间享受政策优惠。五是促进恢复和扩大消费。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措施,出台促消费扩内需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持续优化消费环境,积极发展首店经济,深入推进“双促双旺”促消费稳增长行动。六是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继续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分险作用,加速迭代综合支撑政策,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七是加大政府采购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项目预留中小企业份额和小微企业价格扣除评审优惠政策。

二、强化创新驱动,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全面推进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构建全域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1+N”政策体系,加快推进甬江科创区建设,全面启动建设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宁波数字孪生研究院,迭代升级“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二是支持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大优强、绿新高”导向,支持打造“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和“2070”工业集聚区体系,推动建设新能源汽车之城,加大数字产业、绿色石化、高端装备等支持力度。三是加大对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迭代升级甬江人才工程,持续擦亮“宁波五优、人才无忧”服务品牌。四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支持建设数实融合标杆城市,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提质扩量。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入选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城市。五是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支持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攻坚行动。六是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出台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助、参展补贴、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扩大进口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实施“百团千企万人”、“甬通全球”境外系列展会等拓市场行动。

三、持续增加投入,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将稳就业放在重要位置,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低收入人群等重点群体,统筹运用税费减免、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一揽子政策,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二是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持实施新一轮高校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全力推进宁波大学“双一流”、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建设,扎实推进职技融通、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加强普高学科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医学高峰”建设,整合组建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加快推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宁波大学医学部等项目建设。支持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四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支持做好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持续优化“一老一小”服务,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实施老年助餐服务“双倍增”计划,深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加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推进托幼一体化发展。五是加强住房保障。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支持面向新市民、青年人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六是推进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完善文化投入机制,突出保障重点,支持实施文化新空间“十百千”工程,“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持续扩面提质,全力保障亚运盛会精彩圆满。

四、坚持均衡协同,不断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一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支持实施新时代“千万工程”八大行动,加快推进城乡风貌样板区、未来乡村和“一环十线”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推动区域间财力更加均衡。修订完善市对区(县、市)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着重考虑地区、城乡、人口差异引起的基层治理和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差异,促进资金分配与地区财力差异、公共服务成本相衔接,强化财力薄弱地区的资金保障。三是加快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研究制订“市级统筹、市区联动、分区融资、收支封闭”的投融资方案,争取财政部单列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专项债券,全力支持11个示范片区建设。四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财税政策合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美丽宁波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是大力提升人居环境。支持“四类村”改造三年行动。

五、不断深化改革,持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一是全面推进财政产业政策整合提升。出台市级财政产业政策整合提升工作实施办法,聚焦“大三农、大智造、大商贸、大文旅”四个领域财政产业政策,常态化开展跨部门同类型政策整合提升。二是构建“钱随人走”制度体系。出台“钱随人走”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社会建设领域共同事权“钱随人走”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率先在养老服务、义务教育、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等领域开展改革试点,加快构建以“人”为核心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更加均衡的财力保障。三是系统推进财政资金“拨改投”改革。整合部分资金通过政府投资基金、国有企业对产业项目实施股权投资,以及直接增加国有企业资本金由其实施政府投资项目等方式,实现财政资金从“奖补”变为“股补”。四是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强化基层财政运行监测,从财政收支、政府债务等六个维度对区(县、市)财政运行情况进行精准画像,实施常态化风险预警。建立跨周期化债调剂资金机制,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全面实施乡债县管。五是常态化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制订政府过紧日子评价办法,综合运用人、财、物等方面指标,科学评价市级机关节约使用财政资金情况,推动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落到实处。六是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扎实开展财会监督和财经领域联动监督专项行动,坚决查处违法违规问题,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严明纪律规矩,提升财会监督的执行力和威慑力。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