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小支沙龙又上新啦!”
去年以来,市财政局机关第十党支部以“学理论、讲业务、重融合、增实效”为目标,搭建了“月月有主题、期期有新意”的“小支沙龙”学习交流平台,推动支部党建工作与财政业务融合互嵌、同频互促。2025年上半年已成功举办6期“小支沙龙”支部学习活动,通过加强支部党建品牌建设赋能增效,有力促进党员干部理论素养与业务能力双促双升。
一、聚焦“党建+财政”,理论学习驱动科学管理。
注重以理论学习引领业务学习,将学深悟深党的思想理论作为推动财政干部贯彻财政科学管理理念的突破口,以学促用、双向赋能。如在“厉行节约与公务支出政策解读”专题中,党员们通过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学习资料,对我市公务接待管理、会议费管理、培训费管理等相关规定进行解读,邀请局内青年干部共同研究规范公务支出管理、压缩行政成本、落实过日子要求等优化思路。将理论学习融合到财政管理中,贯穿起从“知”到“行”转化链条,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聚焦“分享+交流”,围绕主题碰撞思想火花。
打破传统单向学习模式,以“党员主讲+多元互动”为核心模式,充分激发党员干部思维火花。如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题学习中,支部党员结合业务领域上台分享我市知识产权领域财政政策修订情况和难点,青年干部在聆听过程中共同探讨质押融资“资金池”市县联动可行性,进一步深化对财政科学管理的理解。此外,还通过“跨界交流”拓展视野,在局数字财政管理中心请徐健副主任为党员讲解“Deepseek模型训练及数据处理”相关内容,党员围绕财政智能问答、数据分析、辅助审核等场景与中心干部开展交流,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财政”中应用可能性。
三、聚焦“业务+服务”,问题导向促进破题增效。
立足财政工作实际,紧扣兜牢“三保”底线、零基预算管理等关键领域,建立问题导向的选题破题机制,通过业务咨询、财会监督和上门走访等渠道发现共性的难点问题作为学习主题,集思广益研究破题办法。针对各单位会计实务操作中容易混淆使用部分行政运行相关科目的情况,专题组织了“基本支出预算科目规范应用与实务操作”学习研讨,详细梳理机关运行保障制度沿革和会计实务规范,强化经费科学管理。同时,积极探索与财政服务相结合,5月份的“小支沙龙”,支部赴市档案馆学习我市档案数字化、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的新要求新实践,共同研究如何提升财政科学管理能力,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财政服务的实际行动。
【返回首页】 【打印】 【关闭】 | |